close
「敘利亞的難民潮已過了四個年頭,這一千多個日子,他們怎麼生活?苦,居無安定之處;今天家庭可以相聚,明天最愛的,失去了幾個都不知。今日不知來日事,日日都在受苦受難中度過。」 

證嚴上人在10月9日的志工早會上,關心歐洲難民問題。上人不捨,人為的災難比起天災更苦,天災為一時,只要人人和諧力量,重建家園即能度過難關,但是難民潮,卻不相同,「人在自己的家鄉無法生活,在烽火中受驚受怕,人人都是難民,無法互相幫助,而且這樣的苦,不是三、五天,不是一月一年,是好幾年……」

「家人在烽火中往生,連哭的、哀悼的時間都沒有,能說不苦嗎?」透過國際媒體報導,上人對於難民的處境感同身受,家庭破碎之苦,面對未來的茫然無助之苦;雖然歐洲各國已對難民安置展開各項工作,慈濟作為國際非營利組織的一員,也盡其一份心力,共為難民的安心安身而努力。

散盡家財為安身 以愛調和人間苦

繼約旦、土耳其志工後,德國慈濟人也展開關懷難民的行動。南部大城慕尼黑的當地志工募集了冬衣前往難民收容中心關懷,該收容中心有來自敘利亞、奈及利亞、馬其頓、阿富汗等不同國家的難民約兩百多人,在志工多次的互動下,志工和難民已經建立了情感。

「德國慈濟人能力所及的,當地的慈濟委員,這一次他們也發揮很大的愛的力量,他們也知道難民的苦,歷經了風霜苦難,經過長年跋涉,真是苦,所以他們要如何來撫慰他們的心靈,要如何協助他們的生活。在慕尼黑,在離范居士(范德祿)的家不很遠的地方,有一個收容所,他就召集了慈濟人啊,大家關懷難民,表達友善,給予他們溫馨,給予他們物資,給予孩子幫助,這都是能做得到的大家盡量地付出,雖然人不多,他們也呼籲,除了委員以外的當地志工也來投入,看到了人間,在地球上,有愛就能安定人心。」

關懷難民的過程,也讓志工見苦知福。收容中心裡一位年輕難民韓森,從敘利亞與父親以走路的方式逃到土耳其,再搭船偷渡至希臘,沿途的艱辛難以言喻,父親為了讓讀醫學院的韓森能逃難德國,繼續學習,不惜散盡家產,如今他與父親雖已暫時獲得安置,但仍不禁想念著在家鄉的母親和妹妹。

「他無法在他的國度裡完成學業,他的父親,花盡了財產,期待能跟著孩子到外面,讓孩子能成就學業,也期盼能將全家接出來。逃難的過程也很辛苦啊,多麼悲戚的故事,其實每個人的身上都有一段淒涼的故事,這都是在人類不調和的時代裡,造成這麼多的苦難……」

人禍難平苦難生 守住心念依正報

人禍難平,還需要更多的愛的力量,除了在慕尼黑,德國北部左斯特的志工也對一百多戶敘利亞難民展開關懷,在地的臺商志工特別開辦德語班,讓難民可以即早適應當地文化與生活。

「他們開德文班、開茶會,讓他們(難民)可以感受到人間的溫馨。雖然國度不同、種族不同、信仰不同,可是要在宇宙之間,人與人之間,要拉近那一份溫暖的情,所以志工們給予難民一個很溫暖的關懷。當地的慈濟人加上台達電德國分公司的同仁,把感情拉近,為天下難民而付出,我們應該都要為他們勉勵,還是要向他們讚歎,這麼開闊的大愛,能在異國發揮這一份溫馨的力量,和溫暖人心的情,我們要為他們讚歎!」

在左斯特的茶會中,志工〈一家人〉歌曲的帶動,溫暖了人心;茶會中的點心安排和交流互動,讓參與的難民再次感受到「家」的溫暖。上人讚歎,志工的用心,不僅能轉苦為樂,更開啟希望的未來,從佛法觀之,一切因緣生、因緣成,依報、正報,還是要時時守住一念心。

「真的感恩的事很多,人生的苦,或是幸與不幸,都是在因緣中。佛陀對我們說因緣啊,有依正報,同樣出生在那樣的國度,本來人人都有幸福的家庭,只是人心啊,變成如此地讓人受盡苦難,真的讓人很感嘆。看到志工對難民啊,辦一餐中國料理,讓他們解開這麼長期的逃難的苦,用尊重的心付出,讓人與人之間彼此尊重,多麼好啊!總而言之,在苦難中,可以發現人間最寶貴的那一念誠之情誼,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無私大愛,看了,我們都是要彼此的感恩。」

病痛苦纏需救治 醫療人文顯大愛

「不只是在他們有苦時,我們去付出,其實在人與人之間,要如何在工作上互相互動、在服務中可以付出愛!」人與人之間的真誠互動,也可以展現在平日的中作上,上人以醫療志業為例。在昨日醫療志策會中,各院分享多件創傷急救個案,為搶救生命,急救中的跨科合作,展現團隊的人文精神;而在跨海的醫療人文交流中,花蓮慈濟醫學中心持續與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交流護理照護與人文,自2012年以來,三年的人文交流,也讓當地的護理人員深覺獲益良多。

「花蓮慈濟醫院的護理常常到廈門中山醫院,和他們一起輔導,如何對待病人,病人的病已經很辛苦,護理如何去膚慰、照顧。他們到花蓮學習,慈濟護理到那裡去互動,就這樣的,這個醫院裡也亮麗起來,看到他們整個醫院的護理都是那樣的美啊!每個人的臉上都是祥和的微笑,這和敘利亞逃難的難民相比,真是天地之差別很多,人性的愛,就是在平常的服務中付出。」

上人感恩醫護、藥檢、行政等等,各院的同仁們平日的堅守崗位、用心付出,更感動於慈濟的醫療志業不只是技術的進步,更有人文的愛和關懷。從大陸福鼎醫院轉來花蓮慈院治療皮質肌躍症的患者鄭大耿,歷經兩個多月的治療,原本全身不自主抖動的身體,逐漸獲得控制,身體的不適舒緩了,鄭大耿的笑容也漸漸多了。

「現在看到他,已經改善很多,一直一直在進步,看到他現在可以一手扶在扶手,一步一步向前走,也可以看到,他放掉扶手,自己也可以一步步的前進,實在是很歡喜,高科技的醫療能改善人的生命,讓他恢復健康,真的每一次看了都會感覺,要感恩的人很多!」

「我要時時感恩醫護同仁,但是沒有醫院、沒有土地,我能有這樣的空間來發揮這樣愛人救人的工作嗎?想到這裡,就要感恩更多更多人,感恩成就這一塊地,感恩蓋好這一個醫療的大空間,還有感恩所有全院的醫護同仁藥檢等等,很多感恩說不完,當然也要有我們的志工菩薩,這樣的付出。總而言之,人世間,原本就是這麼的美好,假如心態一轉,心念轉一下就是淨土人間,真的都是在一念間,所以人人要很珍惜要把握時間!」
【證嚴上人10月9日志工早會開示】
arrow
arrow

    弘農人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