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有感而發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在進入正題之前,想請各位欣賞一部經典電影的片段:王禎和原著改編的《嫁妝一牛車》

《嫁妝一牛車》這部電影,改編自臺灣名作家王禎和於1967年發表的同名短篇鄉土文學小說。描述的正是聚焦於1960年代的台灣,在經濟開始轉型,但人民生活仍普遍困苦的時光裡。在以上的劇情中,清楚的描寫了當年的老百姓,如果生病就診,不但沒有現在的健保福利,若需要住院診療或開刀,都需要繳交一筆為數可觀的 「住院保證金」。
 
這種 「住院保證金」制度,沒有誰對誰錯。當年可沒有健保給付,如果病人就診或開刀後,無錢繳納或惡意拖欠醫療費用,「住院保證金」正是用來防範或彌補這樣的損失,畢竟,當年不是每一位醫師背後都有教會或政府、財團的財力當後盾,醫師也要養家活口,沒有哪位醫師能長久承受病患拖欠診療費用的壓力。所以它是一種政策制度,是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賴以維護醫療品質與保障醫療診所權益的措施。這與醫德無關。
文章標籤

弘農人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前,末學以「一灘血與保證金」為題,發表了一篇網誌 :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6%A5%8A%E7%A7%89%E5%84%92/%E4%B8%80%E7%81%98%E8%A1%80%E8%88%87%E4%BF%9D%E8%AD%89%E9%87%91/1210546525657360

網誌發表之後,雖然不敢說引起廣大迴響,但是有不少網友對當年(民國50年代~70年代)的臺灣醫療現況、人民經濟生活水平感到困惑與不解並提出疑問:「那個年代,住院醫療保證金要價新台幣8000元,理由是什麼?」 、「嫁妝一牛車電影裡,醫院才跟萬發收100元保證金,100元跟8000元,怎麼差那麼多?」...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
 
回眸來時路,要探討這段歷史,或許,我們要先回頭看看,民國60年代~70年代,臺灣人民的薪資水準:
文章標籤

弘農人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11日本大地震五年了,地震後第三天,【Mr.Children】完成了這一首【To U】.....。

MV影片最後,櫻井的這段話,真的很令人感動:

「那時,我曾經天真的想要體會受災朋友的心情,但,我還是只能在電視機前沉默。
找不到可以安慰的話語,現在我也給不了你們力量。

文章標籤

弘農人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犬夜叉2.jpg      

很喜歡看高橋留美子的經典動漫 -犬夜叉」,除了劇中人物錯綜複雜的愛恨糾葛、魔幻絢麗的劇情之外,其實,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元素,那就是貫穿故事核心主軸的-「四魂之玉」。

  

在「犬夜叉」的故事設定裡,世上無論是人類、動物或草木,都具有四個魂魄,分別是「幸魂」、「和魂」、「荒魂」、「奇魂」。其中,「幸」是代表愛,「和」代表親,「荒」代表勇,「奇」是代表智。

四魂之玉.jpg      

文章標籤

弘農人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